Menu

銅鑼灣今昔

銅鑼灣是香港的寫照。從百年前開埠到今時今日,銅鑼灣的活力、多元令無數港人著迷,無論是急速的步伐、鮮明的對比、澎湃的動感,都忠實反映著都會的千姿百態。

江小珉1979年開始成為電車車長,當時羅素街電車廠是全港電車的停泊點,他每日就從這裏駕車出廠。「每日早上,電車都從車廠魚貫出車,排成一條長長的電車龍,情景攝人。」

珉叔的電車每日往來筲箕灣至上環間十多趟,每次都會經過銅鑼灣。

回想起當年,他說今日開電車較以往大有分別:「舊時電車是以機械操作,需要全身的力量推動操控桿,相比之下現在就有如打電玩一般。此外,以前乘客落車,都會跟車長親切打招呼,關係有如左鄰右里,而大部分的樓宇都只是幾層高,你可以從軒尼斯道遠眺山景。」

江小珉1979年開始成為電車車長,當時羅素街電車廠是全港電車的停泊點,他每日就從這裏駕車出廠。「每日早上,電車都從車廠魚貫出車,排成一條長長的電車龍,情景攝人。」

珉叔的電車每日往來筲箕灣至上環間十多趟,每次都會經過銅鑼灣。回想起當年,他說今日開電車較以往大有分別:「舊時電車是以機械操作,需要全身的力量推動操控桿,相比之下現在就有如打電玩一般。此外,以前乘客落車,都會跟車長親切打招呼,關係有如左鄰右里,而大部分的樓宇都只是幾層高,你可以從軒尼斯道遠眺山景。」

銅鑼灣軒尼詩道,1950年代*

「以前乘客落車,都會跟車長親切打招呼,關係有如左鄰右里,而大部分的樓宇都只是幾層高,你可以從軒尼斯道遠眺山景。」
珉叔, 電車車長

今時已經不同往日,香港變化日新月異,而銅鑼灣演變之急速更是遠超其他地區,不但由工業重鎮搖身變成購物中心,更混雜社區組織、住宅、高級寫字樓等各式元素。部分舊事物在社區演化過程中獲得保留,舊與新交融無間,創造出一個別樹一格的大熔爐。

某些舊日痕跡已經抹去得七七八八,例如甚少人會記得是多年前的第一波發展浪潮,將銅鑼灣納入為香港市區的一部分。當年,銅鑼灣名副其實是一個海灣,南邊是客家鄉村大坑村,西邊是後來稱為「東角」的一個細小半島。

東角是英殖民地政府於1841年成立後,首批賣出的地皮之一。一間稱為渣甸洋行(即後來的怡和洋行)的廣東貿易公司以565英鎊購入該地,在海皮興建辦公室。

1842年,渣甸在鄰近一座山丘上建起人稱「大班屋」的華麗總部大屋,後來該地亦因而獲命名為「渣甸山」。

隨著渣甸的大班遷入大班屋,其後數十年東角發展為香港首個工業重鎮,船塢、貨倉、工廠,以至1878年落成的首家糖廠粉粉落戶此地。1880年,香港首家雪廠啟用,從此無須在從美國紐英倫遠道運冰來港。此外,當年香港的硬幣都是於皇家鑄幣廠街鑄造,這條街道在地圖上現已不復存在了。

工業蓬勃帶動其他商業發展,例如香港其中最早期的露天市集是位於東角及渣甸山之間的渣甸街,而沿西邊的波斯富街、霎街、羅素街等就建起多棟唐樓,形成延綿的商業及住宅社區網絡。香港首個公園就在附近,即今日的紀利華木球會一帶。

東角的發展牢牢把握在渣甸的手中,甚至可說香港的命脈也在洋行的掌握之中。據《紐約時報》所描述,作為殖民地早年最具影響力公司的掌陀人,渣甸的大班自然是香港社會的核心人物。每當大班出埠歸來,其輪船入港之時,港口都會鳴炮禮致敬,當年是政府高級官員才可享有的隆重歡迎儀式。時至今日,每日正午景隆街街尾都會鳴放午炮,延續這個傳統。

英國大班當然不會放過每一宗生意機會。1923年,於廣東出生及成長,並於美國接受教育的商人利希慎,提出以400萬港元買入渣甸山,渣甸大班當然樂於將地皮連建於1842年的大班屋一併拱手相讓。利希慎有意夷平渣甸山作進一步發展,然而考慮到龐大開支,加上與政府磋商遲遲未有結果,後來擱置計劃,改而在該地興建遊樂場,取名為「利園」。

今時已經不同往日,香港變化日新月異,而銅鑼灣演變之急速更是遠超其他地區,不但由工業重鎮搖身變成購物中心,更混雜社區組織、住宅、高級寫字樓等各式元素。部分舊事物在社區演化過程中獲得保留,舊與新交融無間,創造出一個別樹一格的大熔爐。

某些舊日痕跡已經抹去得七七八八,例如甚少人會記得是多年前的第一波發展浪潮,將銅鑼灣納入為香港市區的一部分。當年,銅鑼灣名副其實是一個海灣,南邊是客家鄉村大坑村,西邊是後來稱為「東角」的一個細小半島。

東角是英殖民地政府於1841年成立後,首批賣出的地皮之一。一間稱為渣甸洋行(即後來的怡和洋行)的廣東貿易公司以565英鎊購入該地,在海皮興建辦公室。1842年,渣甸在鄰近一座山丘上建起人稱「大班屋」的華麗總部大屋,後來該地亦因而獲命名為「渣甸山」。

隨著渣甸的大班遷入大班屋,其後數十年東角發展為香港首個工業重鎮,船塢、貨倉、工廠,以至1878年落成的首家糖廠粉粉落戶此地。1880年,香港首家雪廠啟用,從此無須在從美國紐英倫遠道運冰來港。此外,當年香港的硬幣都是於皇家鑄幣廠街鑄造,這條街道在地圖上現已不復存在了。

工業蓬勃帶動其他商業發展,例如香港其中最早期的露天市集是位於東角及渣甸山之間的渣甸街,而沿西邊的波斯富街、霎街、羅素街等就建起多棟唐樓,形成延綿的商業及住宅社區網絡。香港首個公園就在附近,即今日的紀利華木球會一帶。

東角的發展牢牢把握在渣甸的手中,甚至可說香港的命脈也在洋行的掌握之中。據《紐約時報》所描述,作為殖民地早年最具影響力公司的掌陀人,渣甸的大班自然是香港社會的核心人物。每當大班出埠歸來,其輪船入港之時,港口都會鳴炮禮致敬,當年是政府高級官員才可享有的隆重歡迎儀式。時至今日,每日正午景隆街街尾都會鳴放午炮,延續這個傳統。

英國大班當然不會放過每一宗生意機會。1923年,於廣東出生及成長,並於美國接受教育的商人利希慎,提出以400萬港元買入渣甸山,渣甸大班當然樂於將地皮連建於1842年的大班屋一併拱手相讓。利希慎有意夷平渣甸山作進一步發展,然而考慮到龐大開支,加上與政府磋商遲遲未有結果,後來擱置計劃,改而在該地興建遊樂場,取名為「利園」。

歷史年表:東角

1841

東角是英殖民地政府首批賣出的地皮之一*

1842

渣甸於東角一座小山丘上興建總部,該處因而獲命名為渣甸山 *

1878

香港首家糖廠落成投產*

1923

利希慎以四百萬港元購入渣甸山,在山上興建讓華洋同樂的遊樂場「利園」。

「每晚由七時至午夜,雜耍藝人、馬戲團女騎手、中國各省的歌唱家等都會在利園踏台板,觀眾僅需付出三毫子的入場費,就可欣賞才藝演出、魔術、電影、音樂等多種娛樂。」
南華早報

據該區的商會——利園協會董事董彥鈞Mark所述,利園遊樂場當時是一單大有可為的生意:「當年大部分的優閒活動都只供歐洲人使用,假如能提供地方予中產華人遊樂,就能搶佔市場。」說著這番話時,Mark正坐在利園一期49樓的會議室中,俯覽窗外銅鑼灣全景。

利園的宣傳亦針對遊客落墨,1926年刊登在《南華早報》的廣告就這樣形容利園:「大型的露天中式歌舞表演,加插大量餘興節目」;賓客能在「山上欣賞古木衫天的自然景致,及入夜後亮起的幾千盞彩燈」,並飽覽「古代的中式建築及引人入勝的中式藝術」。每晚由七時至午夜,雜耍藝人、馬戲團女騎手、中國各省的歌唱家等都會在利園踏台板,觀眾僅需付出三毫子的入場費,就可欣賞才藝演出、魔術、電影、音樂等多種娛樂。

利園開幕之時,利希慎特意邀請來自華南的詩人造訪,將遊園感受寫成詩作,據Mark所講這些作品至今仍為學術界提供研究材料。雄心萬丈的利希慎不僅僅滿足於營運遊樂場,於1927年更興建「利舞臺」,為香港增添首屈一指的粵劇表演場地。在全盛時期,電車公司更會特別開辦深夜專車,運載乘客從利舞臺到當時的夜生活集中地——石塘咀。

1920至30年代

利園

中式遊樂場

「當年大部分的優閒活動都只供歐洲人使用,假如能提供地方予中產華人遊樂,就能搶佔市場。」
利園協會董事董彥鈞Mark

「戰後我們回港,地仍然是我們的,但一切都要重新開始了。」
希慎的前主席利漢釗

可惜的是,利希慎在成就大業之前,就於1928年夏天遇刺身亡,兇手一直成謎。利園其後亦陷入財困,以致遊樂場部分曾改作電影製片場及植物園等用途。1936年的一份報章報道中,就形容遊樂場的情況為「一片狼藉」,「樹木及雕像在颱風中倒塌,任其破敗腐朽」,「曾經是餐廳、遊樂設施齊備的夏日度假勝地,現在已經面目全非。」

鑑於遊樂場所佔地段仍有價值,利氏家族遂於1930年開始籌劃發展渣甸山為高尚住宅區,然而隨著二戰爆發及日軍侵華,計劃被迫擱置。希慎的前主席,利希慎的孫兒利漢釗在1997年接受訪問時,仍記得起日軍襲港期間,利氏一家在逃難到中國內地之前,於利舞臺地牢避難的經歷。利漢釗憶述道:「戰後我們回港,地仍然是我們的,但一切都要重新開始了。」

希慎道,蟾宮大廈*

崇光百貨是銅鑼灣現今唯一僅存的日式百貨公司,未有因其餘三家一樣,在90年代的日本泡沫經濟危機中結業。縱然已成歷史,這些百貨公司仍舊是銅鑼灣的地標。Mark就對此深有所感:「人們都記得地方的舊稱,坐小巴都仍會叫『大丸有落』,而約朋友都會說在『三越門口』等。」

「百貨店的入口設計讓人眼前一亮,中庭光潔耀眼,正中設大型水池,上方一道弧形樓梯連接一樓。」
南華早報

1950年代初期,利氏家族夷平渣甸山,所得泥石用來填平附近避風塘,成為後來的維多利亞公園。利園原來的位置劃分為幾塊地皮,售予地產商作發展之用。新建樓宇的住宅單位首度以獨立單位的形式拆售,創下當時地產發展界的先河,包括位於希慎道的蟾宮大廈及鳳鳴大廈,俱為香港首兩棟公管式公寓。

在一街之遙的東角,亦迎來重大轉變。1953年,在利園發展計劃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,渣甸宣布拆卸舊有工業區,以由零售樓層與高層辦公大樓組成的混合建築取代。 1960年,一棟大型的複合建築於記利佐治街落成,成為香港首家日式百貨——大丸百貨的新址。據《南華早報》報道,百貨公司在炮竹聲與盛大的雞尾酒會中開幕,吸引多達4千人到場,場面墟冚。

大丸百貨的開幕帶領香港進入全新購物與消費世代。除售賣花款繁多的高檔「來佬貨」外,大丸亦擁有大型日式超市,意大利茶室,以及一間日法式餐廳,廚師都是從日本遠道而來。《南華早報》的報道形容:「百貨店的入口設計讓人眼前一亮,中庭光潔耀眼,正中設大型水池,上方一道弧形樓梯連接一樓。」

繼大丸後,三家日式百貨公司——崇光百貨、三越百貨、松阪屋亦先後於銅鑼灣開業,合共提供50萬平方尺的零售面積,將銅鑼灣轉化成香港首屈一指的購物聖地。年少時從澳門移居香港的陳佩英Kaiser就記得當年與妹妹一同逛大丸的時光:「價格高昂的珍品讓人目不暇給,但我們倆都光逛不買,聊以滿足購物癮頭。」

崇光百貨是銅鑼灣現今唯一僅存的日式百貨公司,未有因其餘三家一樣,在90年代的日本泡沫經濟危機中結業。縱然已成歷史,這些百貨公司仍舊是銅鑼灣的地標。Mark就對此深有所感:「人們都記得地方的舊稱,坐小巴都仍會叫『大丸有落』,而約朋友都會說在『三越門口』等。」

大丸百貨,1960年代*

豪華戲院*

Mark在1970至80年代的跑馬地長大,銅鑼灣是他常到之處。「這個地方對我與朋友來說是購物與美食勝地,我們會吃咖喱魚蛋、雞蛋仔,或到利園中心地帶的白沙道漫畫店租漫畫。」另外,舊總統商場附近的一間唱片舖會提供黑膠唱片可供租借,Mark與朋友當年會租回家自行錄製混音帶。

電車車長珉叔就記得曾到銅鑼灣為數不少的電影院看戲,包括他至愛的豪華戲院,或到維園泳池游泳。當時羅素街電車廠四週都是大排檔,當珉叔落班,他就會到其中一檔用膳。「白粥、糖水、咖啡、奶茶、海鮮、豬雜,什麼都有。我就最喜歡吃炒蜆。」

昔日利舞臺;今日利舞臺廣場

這些地標已經消失得七七八八,由新地標取而代之。戴維斯的零售分析師Nick Bradstreet認為,近年對銅鑼灣影響最深遠的發展項目主要有兩項:2013年取代舊利舞臺的利舞臺廣場項目;以及2012年開業的希慎廣場,提供多達17層的商場零售空間。

「全球的中游市場零售品牌,突然察覺到他們有機會在銅鑼灣開設旗艦店,而過往是難以做到的,因為店舖的可用面積都太小了。」鑑於兩個新發展項目空間充足,蘋果、Lululemon、誠品、DFS、Hollister等零售商都能在銅鑼灣佔一矚目位置。

在2010年代初期,隨著內地旅遊熱帶動零售租金飛昇,幾間歷史悠久的商舖如羅素街的大閘蟹店被迫結業,令人擔憂隨著有本地色彩的商舖逐漸被專營大陸遊客的鐘錶、珠寶店取代,銅鑼灣會否失去其特色?然而,據Bradstreet觀察,新發展項目提供的額外零售空間已扭轉這個趨勢,為街舖租金帶來超過50%跌幅。

這意味著銅鑼灣將繼續我行我素,一如既往般展現獨有個性。這也是Mark最欣賞銅鑼灣的地方:「這個地方是真正獨一無二的,你不會在其他地方看到商場與唐樓並列,小店與名牌共生,平民與奢華融為一體,同時綠化地帶及歷史建築穿插其中。」也許電車不再停泊在羅素街,而從軒尼斯道也無法再遠眺山景,人群始終都會聚集此地,追尋他們心中這個,獨一無二的這個,銅鑼灣。

在2010年代初期,隨著內地旅遊熱帶動零售租金飛昇,幾間歷史悠久的商舖如羅素街的大閘蟹店被迫結業,令人擔憂隨著有本地色彩的商舖逐漸被專營大陸遊客的鐘錶、珠寶店取代,銅鑼灣會否失去其特色?然而,據Bradstreet觀察,新發展項目提供的額外零售空間已扭轉這個趨勢,為街舖租金帶來超過50%跌幅。

這意味著銅鑼灣將繼續我行我素,一如既往般展現獨有個性。這也是Mark最欣賞銅鑼灣的地方:「這個地方是真正獨一無二的,你不會在其他地方看到商場與唐樓並列,小店與名牌共生,平民與奢華融為一體,同時綠化地帶及歷史建築穿插其中。」也許電車不再停泊在羅素街,而從軒尼斯道也無法再遠眺山景,人群始終都會聚集此地,追尋他們心中這個,獨一無二的這個,銅鑼灣。

*本網站可能載有來自第三方的内容,本公司已在合理切實可行的範圍内,盡力識別及確認該等來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