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
輝哥


火龍總指揮 大坑坊眾福利會

 

經歷悠悠歲月,縱然現在的大坑已被周遭高樓大廈所包圍,但這地方依然保留著「村」的特色。穿過小街窄巷,你會發現數間建於十九世紀的石屋;而每逢中秋,隨著有138年歷史的大坑火龍舞起,煙霧瀰漫的街道彷似回歸百年之前,大坑仍是漁農村落的原始狀態。

要認識大坑,不能不認識陳德輝。人稱輝哥的他於1946年出世,一生與大坑結下不解之緣,其身份地位更有如村長一樣。輝哥每年都會做火龍總指揮,舞火龍這項傳統自2011起已獲聯合國教科文組職列入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」。

輝哥坐在大坑村的「村公所」——大坑坊眾福利會的會客廳,拿出一堆舊照片舖在摺枱上。「我是客家人,這是亦是一條客家村。」他說。鄉村的先祖於十九世紀定居此地,沿銅鑼灣南岸築起密麻麻的寮屋。居民靠養豬,幫城裡的人洗衫,或到附近山上採石為生。這條村以前有個吹玻璃工場和一間客家糕餅舖。「以前浣沙街有個牛棚,我們會在那兒擠牛奶,然後將牛奶賣給舖頭。」輝哥回憶說。

「我是客家人,這是亦是一條客家村。」
「以前浣沙街有個牛棚,我們會在那兒擠牛奶,然後將牛奶賣給舖頭。」

1900年的蓮花宮

2018年的蓮花宮

「凡大坑村民都不會錯過這個盛會。
當年居民會從二樓擲炮仗到街上。」

大部份村民住在簡陋的三百呎石屋裡,每間屋都有個瓦頂和二樓。「你知道一間屋住幾多人嗎?足足有二十幾三十人!」輝哥說。「裡面無厠所,又無自來水。」在六十年代初,小型地產發展商開始進行收購,他們會一次過買兩至三間村屋,然後改建成六層高唐樓。「他們會將頂樓單位和天台交予原屋主作交換。」他說。 當年這些唐樓,部分仍保留至今。

即使區內環境如何變遷,但有些事物始終不變 —— 特別是舞火龍。輝哥六歲開始參加這個盛會,起初是負責從旁舞花燈,為火龍引路。「凡大坑村民都不會錯過這個盛會。」他說。「當年居民會從二樓擲炮仗到街上,場面非常熱鬧。」到14歲時,輝哥正式加入成為舞龍團隊一員。

輝哥的父親及祖父當年都是舞龍隊的成員。大坑舞火龍的傳統始自1880年,當年村落在中秋節前夕受颱風吹襲,造成嚴重破壞,其後一條大蟒蛇突然現身吞食牲畜,被村民打死。村內隨後發生瘟疫,多名村民病亡。村民遂用稻草製作一條插滿香枝的火龍,連續三晚舞龍繞村遊行,以求消災。

舞火龍以神聖的蓮花石為起點,相傳十九世紀起觀音娘娘曾在此處顯聖,因此村民開始敬拜這塊蓮花石。1863年,蓮花宮建於此石之上,前殿呈八角形結構別具特色。蓮花宮的牆壁畫有多條飛龍,象徵每年一度的舞龍盛事。輝哥出世時,廟後的山坡住滿當年大陸南下的難民,而這地方就是當時以嫖賭聞名的馬山村。「當時的警察到這裡,目的只為收取賄款。」他回憶說。

政府在七十年代清拆該木屋區,將居民搬入公屋,而舞火龍的傳統亦開始改變。當時輝哥獲委派為火龍總指揮,開始改革一些過時的傳統。根據習俗,舞火龍由蓮花宮作起點,而且儀式全部以客家話進行,亦只有村裡的男丁方可參與。輝哥意識到若要令傳統得以延續,就必須讓更多人能參與其中。後來,他破天荒首次允許女性參加,儀式進行時更將客家話翻譯成廣東話,讓不懂客家話的年輕一代都能聽懂。

其他舊規矩亦得以放寬,例如過去只有原住民民能舞火龍,現在則所有大坑居民都能夠參加。「無論是新搬來也好,舊街坊也好,都歡迎加入舞龍隊。」輝哥說。以往舞火龍由大坑居民籌款舉辦,但如今得到香港賽馬會資助,讓這項盛事得以傳承下去。

近年大坑區越趨中產化,不少新居民對社區歷史認識不深,可幸仍有像輝哥一樣的大坑人,對社區的投入多年始終如一。被問到其家庭成員有否參加舞火龍時,輝哥就指著一張黑白照片笑說:「這就是我的囡囡。」照片中的小女孩跪坐大坑街頭,四周縈繞著火龍的煙霧。「我的兩個女、阿哥細佬、家姐細妹、外甥、侄仔侄女,他們全部都有參加,陣容鼎盛不輸當年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