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
岩見武夫 與 岩見龍馬


香港柔道館

 

五十多年前,岩見龍馬的父親岩見武夫來到香港,希望將日本的代表文化與國粹——柔道帶到這個城市。他在1966年於太子開設道場「香港柔道館」,後來搬遷到銅鑼灣。他們的柔道道場是家族式營運,身為道場主人的岩見武夫如今已八十多歲高齡,魄力十足的他仍然堅持跟妻子Amy及兒子龍馬一起教授柔道。「我從三、四歲開始已踏足道場,自那時起就一直練習,至今未變。這是我唯一可選的路!」龍馬輕笑說。

龍馬的父親武夫當年是日本摔跤運動員,同時擅長柔道。六十年代末,他眼見香港經濟起飛,於是從日本移居到這個新興城市謀求發展。「為謀生、為餬口,他必須找一份工作,在香港建立自己的事業。」龍馬分享道。「雖然他擅長摔跤,但要在香港開班授徒,賺取收入,柔道是更佳的選擇。」龍馬的太太Amy當年也是道場的學生,兩人的緣分就是從柔道開始。

岩見父子不但選址銅鑼灣開設道場,亦在同一棟大廈設立自己的保安公司。「這裡是港島的核心,一提到銅鑼灣,人們往往會聯想到『高質』和『專業』,這點跟東京新宿非常相像,而這區確實也有很多日本人公司」。龍馬更表示:「道場能夠立足銅鑼灣,讓我們感到非常自豪。」

龍馬於銅鑼灣長大,在附近的日本人學校讀書,在這區度過了不少時光。大丸百貨當年是潮流地標,同區也有多家日本酒吧及餐廳,讓銅鑼灣成為日本文化的集中地。「日本人學校位於跑馬地,銅鑼灣的大丸百貨當年是主婦的購物熱點。讓人意料之外的是,銅鑼灣大體上都沒怎麼變過,不同的只是大廈變得更高,但本質上一如始終。」

「我們的道場非常國際化,有一半學生來自法國、約五分一是日本人、四分一是香港華人,其餘則來自不同國家。」

「柔道關乎紀律、尊重和尊嚴。跟其他武術相比,擊打的次數較少。」

香港柔道館今日依然開設在銅鑼灣,教授的學生來自五湖四海:「我們的道場非常國際化,有一半學生來自法國、約五分一是日本人、四分一是香港華人,其餘則來自不同國家。」他解釋說。「我們會在道場說英語。」除日本以外,柔道在法國也非常受歡迎,據龍馬說甚至比在日本更流行。

「我們約有七十位兒童學生,七十位成年學生。我們歡迎任何水平的學徒。」龍馬說。對他而言,柔道的價值在於其無分年齡,無分種族去教授為人之道。「柔道關乎紀律、尊重和尊嚴。跟其他武術相比,擊打的次數較少,所以較少機會受傷。柔道是一門著重投技和鎖技的自衛術,因此如跌倒也是一門重要的技巧。通過柔道,你可學懂跌倒而不受傷,如何避免頭部著地等。」

為獎勵岩見家族多年來在港致力推廣柔道運動,2008年日本天皇向武夫頒發「旭日雙光章」,並由當時的日本外相中曽根弘文親自頒授。

「這是一項莫大榮耀。」龍馬說。該勳章表揚其父透過柔道促進港日友好——亦正是武夫於五十多年前移居香港的最大願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