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
懷舊

    銅鑼灣今昔


    專題

    銅鑼灣是香港的寫照。從百年前開埠到今時今日,銅鑼灣的活力、多元令無數港人著迷,無論是急速的步伐、鮮明的對比、澎湃的動感,都忠實反映著都會的千姿百態。

    • 玉姐


      利園山道的絲襪婆婆

      「我在這裡賣絲襪超過五十年了,最初那間舖就在當時的『利園山』旁邊。很多名人和政界中人都是我的熟客,如果我搬檔他們會很不開心,一定會問人究竟我去了那裡…

      掠影
    • 灣仔消防局


      軒尼詩道435號

      灣仔消防局是香港現存最古老的消防局。有別於其他1958年後興建,按照現今標準設計的消防分局,灣仔消防局採用現已絕跡的栗紅色外牆和復古風格露台設計,因此特別吸睛。

      掠影
    • 趙姑


      鵝頸橋打小人

      我來自東莞,家裡有很多田地。我們種桔,養豬、牛、雞,一年到晚忙過不停。在家中拜神我當然懂,但說到要幫人拜神我就全無頭緒了。還記得有人對我說,只要肯學,先人自然會教我…

      訪談
    • 利乾


      北山堂基金主席

    • 銅鑼灣的祆教禮拜堂


      粤港澳祆教慈善基金主席Neville Shroff及祭司Ervad Homyar Nasirabadwala

      祆教(Zoroastrianism) 起源於三千多年前古波斯,是世上已知最古老的宗教…

      訪談
    • 郭倩婷


      德成巷仔店主

      「1972年至2003年期間,我爸爸於蘭芳道及白沙道交界的小巷,靠著兩架木頭車經營德成巷仔,當時主要賣奶茶、咖啡、牛丸和魚蛋麵。我的一生都跟茶檔拉上關係,而且我一直都想自己開一檔,所以去年在這地方開了德城…

      掠影
    • 潘婆婆


      銅鑼灣的老街坊

      「1933年我在駱克道出世,20歲嫁去古巴,1960年我們全家回流返香港。我們之前在古巴聖地亞哥經營超級市場,後來將賺到的錢在銅鑼灣買了層樓。我們全家的衣食住行,全部都在銅鑼灣。我每日都去寶靈頓道街市買餸…

      掠影
    • 劉棣欽


      中醫

    擁抱銅鑼灣


    專題

    銅鑼灣的轉變步伐急速,可謂年年變、年年新。無論居民或遊人,這裡的時尚、飲食、電影、藝術面貌都足以讓人深深愛上,無法自拔。

    我們的社區——銅鑼灣


    專題

    多年來,銅鑼灣一直是港島區的核心,吸引無數人流匯聚,讓這地方綻放出別樹一幟的精彩魅力。這裡有過百年歷史的機構團體,更有一些剛剛起步的社區組織。縱使背景各異,但它們都不約而同以銅鑼灣為家。

    • 聖馬利亞堂


      銅鑼灣地標

      “聖瑪利亞堂建於1911年,為一座英國聖公會教堂。當年作為「晏氏棲留院」(The Eyre Diocesan Refuge )收容無依婦女,為她們提供安身之所。創辦初期教堂依靠義工和捐款維持…

      掠影
    • Cynthia Leung


      阿貓地攤店主

      一切緣於18年前,當時我和拍檔「阿貓」在波斯富街開設了一間地舖,專賣舊物。但隨著她收集的東西越來越多,舖的空間越來越不夠用,我們就決定賣掉藏品,將舖位搬到租金較便宜的樓上單位…

      訪談
    • 張先生


      上海國賓理髮公司東主

      我在這裡幫人剪髮超過50年了,頭20年在另一間舖,這30年來都是在這邊。我1978年來到銅鑼灣,舊老闆退休時我還後生,就讓我接手。我是在香港學師的,當理髮師有幾十年了…

      訪談
    • Michell Lie


      品牌經理、水墨藝術家和蠟燭製作人

      「在我眼中,銅鑼灣簡直是一文化寶地。我住在維多利亞公園旁邊,並在這裡度過中學生涯…

      掠影
    • 張先生


      巴黎毛冷公司東主

      我屋企於1948年來到香港,起初我爸爸打地盤工,一日賺5元。其後,兩老於軒尼斯道519號租了半個鋪位,在後巷放幾部手搖編織機。我們將客源擴展到百貨公司,包括未有崇光之前的大丸百貨…

      訪談
    • 午炮


      流傳百年的傳統

      每天中午正點,在銅鑼灣避風塘都會響起「呯」一聲炮響,源頭正是告士打道海旁位置,一門可發射3磅重炮彈…

      掠影
    • 基督君王小堂


      加路連山道33號

      基督君王小堂是銅鑼灣聖保祿建築群的一部分。這個包括修院和醫院的建築群歷史追溯至19世紀,由法國飄洋過海而來的四位聖保祿女修會修女所建立。

      掠影
    • 祁玉鳳


      老三陽老闆

      看著銅鑼灣今日的繁華盛況,大多數人都想像不到這裡早年是什麼模樣。不過老三陽的老闆祁玉鳳,就見證著這區逐年演變…

      訪談
    • Scott Chou


      總統戲院的粉絲

      「我是電影發燒友,每星期至少要看一齣戲。總統戲院就是我最愛去的地方,大概因為兒時…

      掠影
    • 汪明荃


      資深藝人

      縱橫歌、影、視、戲曲界,憑無數經典金曲與電視演出塑造幾代香港人的回憶的「汪阿姐」汪明荃,剛剛在去年慶祝出道50週年。在圈內圈外都堪稱勤力典範的她…

      訪談
    • 利園酒店


      酒店前總經理容世斌及前行政總裁馬多多

      儘管利園酒店結業至今已經二十五年,但這個曾經無人不識的銅鑼灣地標,不但為無數曾在酒店住宿、用餐的賓客締造美好回憶,也是酒店團隊曾稱之為「家」的地方…

      訪談
    • 李家富


      南北樓東主

      「1967年,我在一家建築師樓工作,日間做學徒,晚上讀夜校。公司在利園一樓,同一棟樓有很多政府辦公室,但三年後我發覺自己志不在此。我的家人在希慎道經營一間名為『咖啡屋』的餐廳,其西式糕餅非常受歡迎…

      掠影
    • 利氏家族四代同堂


      利園三期於2018年11月正式開幕,希慎興業主席利蘊蓮在開幕儀式上表示:「利氏家族四代同堂,齊集在這裡慶祝利園三期開幕…

      掠影
    • 輝哥


      火龍總指揮 大坑坊眾福利會

      經歷悠悠歲月,縱然現在的大坑已被周遭高樓大廈所包圍,但這地方依然保留著「村」的特色。穿過小街窄巷,你會發現數間建於十九世紀的石屋;而每逢中秋,隨著有138年歷史的大坑火龍舞起…

      訪談
    • 么鳳


      富明街3號

      源自上海的么鳳,約六十年前來到香港。這家中式零食專賣店,售賣涼果、乾果、堅果及牛、豬、魚等各式肉乾…

      掠影
    • 梁伯伯


      街頭小販

      「今日選擇揀禮頓道這個地方,是因為夠闊落,況且我們亦不需要很大地方。在這裡擺檔已經40幾年了,以前賣炒栗子,現在甚麼都賣。你要不要買些東西給媽媽?這個指甲鉗合用嗎…

      掠影
    • Celia Garcia


      資深保良局義工

      「你有沒有聽過『飛機欖』?飛機欖小販會在街上大聲叫賣,而我們就在騎樓扔錢落街,小販就會掟欖給我們…

      訪談
    • 利蘊蓮


      希慎興業主席

      能夠對一個地區的歷史瞭如指掌的人未必很多,熟悉銅鑼灣這個香港核心區域古與今的,更是特別難得…

      訪談
    • Candy Cheung


      信記避風塘海鮮美食老闆娘

      「我們是水上人,在艇上長大。上世紀五、六十年代,銅鑼灣避風塘泊滿了海鮮艇,到九十年代逐漸消失,而剩下來的幾間艇家都上岸開舖了…

      掠影
    • Paul與Jocelyn


      住在銅鑼灣的一對夫妻

      Jocelyn:「11歲那年我從芝加哥城郊移居香港。銅鑼灣是一個多姿多彩的地方,令人目不暇給,而且處處充滿朝氣,活力十足。這裡交通亦非常方便,一眨眼間就去到全港九。」

      掠影
    • 嬋嬋


      渣甸坊檔口東主

      「我在這裡擺檔已經四十七年了。我愛我每一位客人,他們會帶著親戚朋友來買東西,我可以說是見證著他們的成長,有些更是看著她們由少女,變成現在的嫲嫲級呢…

      掠影
    • 紀利華木球會


      黃泥涌道188號

      紀利華木球會成立於1894年,原址在般咸道,開始時僅服務維多利亞英語學校的學生,約一百年前遷往黃泥涌道。

      掠影
    • 文家永


      職業足球員

      「我是職業足球員,曾效力理文足球會,之前在跑馬地的香港足球會踢了十多年…

      掠影
    • 岩見武夫 與 岩見龍馬


      香港柔道館

      五十多年前,岩見龍馬的父親岩見武夫來到香港,希望將日本的代表文化與國粹——柔道帶到這個城市。他在1966年於太子開設道場「香港柔道館」,後來搬遷到銅鑼灣。

      訪談
    • 梁鼐銘


      在利舞臺度過的童年

      座落波斯富街的利舞臺戲院曾是香港最閃耀的演出場地,自1927年開幕起上演、上映無數粵劇、電影,在全盛時期更是香港小姐選舉的舉辦地點。

      訪談
    • Mimosa Lee


      售貨員

      「銅鑼灣那處地方令我最難忘?嗯…就是當時仍在新寧中心的Inn Side Out。那時候每晚都會跟朋友在這裡一邊暢飲,一邊吃花生,吃到滿地都是花生殼,當時真的很開心。現在,我在這區工作,樣樣事都很方便。在銅鑼灣…

      掠影
    • 徐錫安


      太平館餐廳總經理

      太平館餐廳始創於清朝1860年,當時廣州是一個外貿城市…

      訪談
    • Christine Tsoi


      市場推廣經理

      「學生時代,我會沿住這條路返學校。估不到十幾年後,我一樣都是行這條路,不過不是返學,而是返工。在路上同樣會見到一班白鴿,可能是當年白鴿們的孫仔孫女吧…

      掠影
    • James Robertson


      El Grande Concepts創辦人

      雖然您未必知道餐飲集團El Grande Concepts的名字,但它經營的多間餐廳與酒吧,您不但應該聽過,更可能是坐上常客——城中熱點的Grappa’s及Inn Side Out就是其中的表表者。集團創辦人JR…

      訪談
    • 飲勝吧


      Rosalie Carpio與Alex Lai

      「你問我愛你有多深,我愛你有幾分。我的情也真,我的愛也真,月亮代表我的心⋯⋯」

      這首由鄧麗君原唱的首本名曲,是由Rosalie Carpio特別挑選…

      訪談














    銅鑼灣今昔


    專題

    銅鑼灣是香港的寫照。從百年前開埠到今時今日,銅鑼灣的活力、多元令無數港人著迷,無論是急速的步伐、鮮明的對比、澎湃的動感,都忠實反映著都會的千姿百態。

    • 銅鑼灣的祆教禮拜堂


      粤港澳祆教慈善基金主席Neville Shroff及祭司Ervad Homyar Nasirabadwala

      祆教(Zoroastrianism) 起源於三千多年前古波斯,是世上已知最古老的宗教…

      訪談
    • 郭倩婷


      德成巷仔店主

      「1972年至2003年期間,我爸爸於蘭芳道及白沙道交界的小巷,靠著兩架木頭車經營德成巷仔,當時主要賣奶茶、咖啡、牛丸和魚蛋麵。我的一生都跟茶檔拉上關係,而且我一直都想自己開一檔,所以去年在這地方開了德城…

      掠影
    • 潘婆婆


      銅鑼灣的老街坊

      「1933年我在駱克道出世,20歲嫁去古巴,1960年我們全家回流返香港。我們之前在古巴聖地亞哥經營超級市場,後來將賺到的錢在銅鑼灣買了層樓。我們全家的衣食住行,全部都在銅鑼灣。我每日都去寶靈頓道街市買餸…

      掠影
    • 劉棣欽


      中醫

    擁抱銅鑼灣


    專題

    銅鑼灣的轉變步伐急速,可謂年年變、年年新。無論居民或遊人,這裡的時尚、飲食、電影、藝術面貌都足以讓人深深愛上,無法自拔。

    • 玉姐


      利園山道的絲襪婆婆

      「我在這裡賣絲襪超過五十年了,最初那間舖就在當時的『利園山』旁邊。很多名人和政界中人都是我的熟客,如果我搬檔他們會很不開心,一定會問人究竟我去了那裡…

      掠影
    • 灣仔消防局


      軒尼詩道435號

      灣仔消防局是香港現存最古老的消防局。有別於其他1958年後興建,按照現今標準設計的消防分局,灣仔消防局採用現已絕跡的栗紅色外牆和復古風格露台設計,因此特別吸睛。

      掠影
    • 趙姑


      鵝頸橋打小人

      我來自東莞,家裡有很多田地。我們種桔,養豬、牛、雞,一年到晚忙過不停。在家中拜神我當然懂,但說到要幫人拜神我就全無頭緒了。還記得有人對我說,只要肯學,先人自然會教我…

      訪談
    • 利乾


      北山堂基金主席

    我們的社區——銅鑼灣


    專題

    多年來,銅鑼灣一直是港島區的核心,吸引無數人流匯聚,讓這地方綻放出別樹一幟的精彩魅力。這裡有過百年歷史的機構團體,更有一些剛剛起步的社區組織。縱使背景各異,但它們都不約而同以銅鑼灣為家。

    • 張先生


      巴黎毛冷公司東主

      我屋企於1948年來到香港,起初我爸爸打地盤工,一日賺5元。其後,兩老於軒尼斯道519號租了半個鋪位,在後巷放幾部手搖編織機。我們將客源擴展到百貨公司,包括未有崇光之前的大丸百貨…

      訪談
    • 午炮


      流傳百年的傳統

      每天中午正點,在銅鑼灣避風塘都會響起「呯」一聲炮響,源頭正是告士打道海旁位置,一門可發射3磅重炮彈…

      掠影
    • 基督君王小堂


      加路連山道33號

      基督君王小堂是銅鑼灣聖保祿建築群的一部分。這個包括修院和醫院的建築群歷史追溯至19世紀,由法國飄洋過海而來的四位聖保祿女修會修女所建立。

      掠影
    • 祁玉鳳


      老三陽老闆

      看著銅鑼灣今日的繁華盛況,大多數人都想像不到這裡早年是什麼模樣。不過老三陽的老闆祁玉鳳,就見證著這區逐年演變…

      訪談
    • 聖馬利亞堂


      銅鑼灣地標

      “聖瑪利亞堂建於1911年,為一座英國聖公會教堂。當年作為「晏氏棲留院」(The Eyre Diocesan Refuge )收容無依婦女,為她們提供安身之所。創辦初期教堂依靠義工和捐款維持…

      掠影
    • Cynthia Leung


      阿貓地攤店主

      一切緣於18年前,當時我和拍檔「阿貓」在波斯富街開設了一間地舖,專賣舊物。但隨著她收集的東西越來越多,舖的空間越來越不夠用,我們就決定賣掉藏品,將舖位搬到租金較便宜的樓上單位…

      訪談
    • 張先生


      上海國賓理髮公司東主

      我在這裡幫人剪髮超過50年了,頭20年在另一間舖,這30年來都是在這邊。我1978年來到銅鑼灣,舊老闆退休時我還後生,就讓我接手。我是在香港學師的,當理髮師有幾十年了…

      訪談
    • Michell Lie


      品牌經理、水墨藝術家和蠟燭製作人

      「在我眼中,銅鑼灣簡直是一文化寶地。我住在維多利亞公園旁邊,並在這裡度過中學生涯…

      掠影
    • Scott Chou


      總統戲院的粉絲

      「我是電影發燒友,每星期至少要看一齣戲。總統戲院就是我最愛去的地方,大概因為兒時…

      掠影
    • 汪明荃


      資深藝人

      縱橫歌、影、視、戲曲界,憑無數經典金曲與電視演出塑造幾代香港人的回憶的「汪阿姐」汪明荃,剛剛在去年慶祝出道50週年。在圈內圈外都堪稱勤力典範的她…

      訪談
    • 利園酒店


      酒店前總經理容世斌及前行政總裁馬多多

      儘管利園酒店結業至今已經二十五年,但這個曾經無人不識的銅鑼灣地標,不但為無數曾在酒店住宿、用餐的賓客締造美好回憶,也是酒店團隊曾稱之為「家」的地方…

      訪談
    • 李家富


      南北樓東主

      「1967年,我在一家建築師樓工作,日間做學徒,晚上讀夜校。公司在利園一樓,同一棟樓有很多政府辦公室,但三年後我發覺自己志不在此。我的家人在希慎道經營一間名為『咖啡屋』的餐廳,其西式糕餅非常受歡迎…

      掠影
    • 利氏家族四代同堂


      利園三期於2018年11月正式開幕,希慎興業主席利蘊蓮在開幕儀式上表示:「利氏家族四代同堂,齊集在這裡慶祝利園三期開幕…

      掠影
    • 輝哥


      火龍總指揮 大坑坊眾福利會

      經歷悠悠歲月,縱然現在的大坑已被周遭高樓大廈所包圍,但這地方依然保留著「村」的特色。穿過小街窄巷,你會發現數間建於十九世紀的石屋;而每逢中秋,隨著有138年歷史的大坑火龍舞起…

      訪談
    • 么鳳


      富明街3號

      源自上海的么鳳,約六十年前來到香港。這家中式零食專賣店,售賣涼果、乾果、堅果及牛、豬、魚等各式肉乾…

      掠影
    • 梁伯伯


      街頭小販

      「今日選擇揀禮頓道這個地方,是因為夠闊落,況且我們亦不需要很大地方。在這裡擺檔已經40幾年了,以前賣炒栗子,現在甚麼都賣。你要不要買些東西給媽媽?這個指甲鉗合用嗎…

      掠影
    • Celia Garcia


      資深保良局義工

      「你有沒有聽過『飛機欖』?飛機欖小販會在街上大聲叫賣,而我們就在騎樓扔錢落街,小販就會掟欖給我們…

      訪談
    • 利蘊蓮


      希慎興業主席

      能夠對一個地區的歷史瞭如指掌的人未必很多,熟悉銅鑼灣這個香港核心區域古與今的,更是特別難得…

      訪談
    • Candy Cheung


      信記避風塘海鮮美食老闆娘

      「我們是水上人,在艇上長大。上世紀五、六十年代,銅鑼灣避風塘泊滿了海鮮艇,到九十年代逐漸消失,而剩下來的幾間艇家都上岸開舖了…

      掠影
    • Paul與Jocelyn


      住在銅鑼灣的一對夫妻

      Jocelyn:「11歲那年我從芝加哥城郊移居香港。銅鑼灣是一個多姿多彩的地方,令人目不暇給,而且處處充滿朝氣,活力十足。這裡交通亦非常方便,一眨眼間就去到全港九。」

      掠影
    • 嬋嬋


      渣甸坊檔口東主

      「我在這裡擺檔已經四十七年了。我愛我每一位客人,他們會帶著親戚朋友來買東西,我可以說是見證著他們的成長,有些更是看著她們由少女,變成現在的嫲嫲級呢…

      掠影
    • 紀利華木球會


      黃泥涌道188號

      紀利華木球會成立於1894年,原址在般咸道,開始時僅服務維多利亞英語學校的學生,約一百年前遷往黃泥涌道。

      掠影
    • 文家永


      職業足球員

      「我是職業足球員,曾效力理文足球會,之前在跑馬地的香港足球會踢了十多年…

      掠影
    • 岩見武夫 與 岩見龍馬


      香港柔道館

      五十多年前,岩見龍馬的父親岩見武夫來到香港,希望將日本的代表文化與國粹——柔道帶到這個城市。他在1966年於太子開設道場「香港柔道館」,後來搬遷到銅鑼灣。

      訪談
    • 梁鼐銘


      在利舞臺度過的童年

      座落波斯富街的利舞臺戲院曾是香港最閃耀的演出場地,自1927年開幕起上演、上映無數粵劇、電影,在全盛時期更是香港小姐選舉的舉辦地點。

      訪談
    • Mimosa Lee


      售貨員

      「銅鑼灣那處地方令我最難忘?嗯…就是當時仍在新寧中心的Inn Side Out。那時候每晚都會跟朋友在這裡一邊暢飲,一邊吃花生,吃到滿地都是花生殼,當時真的很開心。現在,我在這區工作,樣樣事都很方便。在銅鑼灣…

      掠影
    • 徐錫安


      太平館餐廳總經理

      太平館餐廳始創於清朝1860年,當時廣州是一個外貿城市…

      訪談
    • Christine Tsoi


      市場推廣經理

      「學生時代,我會沿住這條路返學校。估不到十幾年後,我一樣都是行這條路,不過不是返學,而是返工。在路上同樣會見到一班白鴿,可能是當年白鴿們的孫仔孫女吧…

      掠影
    • James Robertson


      El Grande Concepts創辦人

      雖然您未必知道餐飲集團El Grande Concepts的名字,但它經營的多間餐廳與酒吧,您不但應該聽過,更可能是坐上常客——城中熱點的Grappa’s及Inn Side Out就是其中的表表者。集團創辦人JR…

      訪談
    • 飲勝吧


      Rosalie Carpio與Alex Lai

      「你問我愛你有多深,我愛你有幾分。我的情也真,我的愛也真,月亮代表我的心⋯⋯」

      這首由鄧麗君原唱的首本名曲,是由Rosalie Carpio特別挑選…

      訪談
      Scroll down to see more stori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