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
林醫生


退休醫生

「我跟鄧師傅學太極,他的架式優雅極了。其他人都在維園內打太極,但大多型似而神不像。要令呼吸與動作完美配合,一點也不容易,特別在耍劍的時候,需要好好掌握基本功,不然很快就會累透。有些人打太極15、20年,都不如鄧師傅般打得細膩傳神。那些細微的動作與用勁方式是不能單靠看片段學的,要師傅親身傳授,但也需要自己心神領會。他們都說即使學太極有十年,火候仍未足夠在其他人面前表演。」

更多故事

銅鑼灣今昔


專題

銅鑼灣是香港的寫照。從百年前開埠到今時今日,銅鑼灣的活力、多元令無數港人著迷,無論是急速的步伐、鮮明的對比、澎湃的動感,都忠實反映著都會的千姿百態。

  • Sam Pinder


    香港七人欖球賽總經理

    當Sam Pinder被問到因何成為欖球員時,他笑著回應: 「我來自紐西蘭,凡是紐西蘭人,出世時都會收到一個欖球做禮物。」他打趣說。「小時候由於選擇不多,我玩的都是欖球…

    訪談
  • Michell Lie


    品牌經理、水墨藝術家和蠟燭製作人

    「在我眼中,銅鑼灣簡直是一文化寶地。我住在維多利亞公園旁邊,並在這裡度過中學生涯…

    掠影
  • 銅鑼灣的祆教禮拜堂


    粤港澳祆教慈善基金主席Neville Shroff及祭司Ervad Homyar Nasirabadwala

    祆教(Zoroastrianism) 起源於三千多年前古波斯,是世上已知最古老的宗教…

    訪談
  • 朱先生


    恭和堂老闆

    「恭和堂是家族生意,歷史可追溯至清代,當時龜苓膏已經家傳戶曉。我們第一間舖開在廟街,當年是1904年,賣的龜苓膏是清熱解毒良方。我們首創用龜苓煲製涼茶,自八十年代中期在銅鑼灣已設有分店…

    掠影
  • Christine Tsoi


    市場推廣經理

    「學生時代,我會沿住這條路返學校。估不到十幾年後,我一樣都是行這條路,不過不是返學,而是返工。在路上同樣會見到一班白鴿,可能是當年白鴿們的孫仔孫女吧…

    掠影
  • 費英峰與家人


    Neena、Parida、狗狗Bobo、 Bjorn (費英峰)、Noa

    Neena:「銅鑼灣是我的家。」
    Bjorn:「我們住在銅鑼灣已經10年了,由這裡去任何地方都很方便。一年365日…

    掠影
  • 潘婆婆


    銅鑼灣的老街坊

    「1933年我在駱克道出世,20歲嫁去古巴,1960年我們全家回流返香港。我們之前在古巴聖地亞哥經營超級市場,後來將賺到的錢在銅鑼灣買了層樓。我們全家的衣食住行,全部都在銅鑼灣。我每日都去寶靈頓道街市買餸…

    掠影
  • 謙謙和Melo


    喺維園玩嘅小朋友

    「今日爸爸媽媽帶我哋嚟維多利亞公園玩,我哋之前唔識對方㗎…

    掠影

擁抱銅鑼灣


專題

銅鑼灣的轉變步伐急速,可謂年年變、年年新。無論居民或遊人,這裡的時尚、飲食、電影、藝術面貌都足以讓人深深愛上,無法自拔。

銅鑼灣今昔


專題

銅鑼灣是香港的寫照。從百年前開埠到今時今日,銅鑼灣的活力、多元令無數港人著迷,無論是急速的步伐、鮮明的對比、澎湃的動感,都忠實反映著都會的千姿百態。

  • Christine Tsoi


    市場推廣經理

    「學生時代,我會沿住這條路返學校。估不到十幾年後,我一樣都是行這條路,不過不是返學,而是返工。在路上同樣會見到一班白鴿,可能是當年白鴿們的孫仔孫女吧…

    掠影
  • 費英峰與家人


    Neena、Parida、狗狗Bobo、 Bjorn (費英峰)、Noa

    Neena:「銅鑼灣是我的家。」
    Bjorn:「我們住在銅鑼灣已經10年了,由這裡去任何地方都很方便。一年365日…

    掠影
  • 潘婆婆


    銅鑼灣的老街坊

    「1933年我在駱克道出世,20歲嫁去古巴,1960年我們全家回流返香港。我們之前在古巴聖地亞哥經營超級市場,後來將賺到的錢在銅鑼灣買了層樓。我們全家的衣食住行,全部都在銅鑼灣。我每日都去寶靈頓道街市買餸…

    掠影
  • 謙謙和Melo


    喺維園玩嘅小朋友

    「今日爸爸媽媽帶我哋嚟維多利亞公園玩,我哋之前唔識對方㗎…

    掠影